|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机构设置 执行信息公开 困境企业司法挽救

 

【走在前列】上门调解化纠纷 温情服务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5-10-23 15:32:13


  近日,海兴人民法庭高效调解一起因儿子意外离世引发的法定继承纠纷,在厘清法律关系的同时,充分考量当事人实际困难,以温情司法促成双方和解,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本案中,被继承人李某意外去世后,其留有一笔存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李某的父亲李某某与李某的未成年子女小李二人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李某遗留的存款应由二人共同继承。然而,案件背后的情况特殊又很棘手:李大爷年事已高且久病缠身,李大爷唯一的儿子李某意外去世后,其日常医疗、护理开支较大,亟需资金维持;小李尚未成年,无独立生活能力,其权益亦需重点保障。双方虽无根本矛盾,但因对款项分配的现实需求未能达成一致,无奈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深知此案若简单判决,不仅可能加剧家庭隔阂,更无法切实解决双方的实际困境。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法官决定以调解为突破口,分步推进化解工作:首先,承办法官到李大爷的家中,了解了李大爷的生活情况,又与小李的法定监护人(母亲)进行了沟通,耐心倾听双方想法。得知李大爷一方的核心诉求是“用款项治病续命”,小李一方则担心“孩子未来生活保障受影响”,双方均认可彼此的困难,仅需合理的分配方案消除顾虑。其次,情理兼顾,拟定调解方案。考虑到李大爷瘫痪在床、医疗需求紧急的现实情况,同时兼顾小李的未成年权益,法官提出调解思路:由李大爷优先继承该笔存款,用于支付其必要的医疗及护理费用;小李的继承份额通过书面约定予以确认,李大爷与小李的母亲书写书面协议,以李大爷的房屋抵顶小李应继承的份额,确保小李的长远权益不受损害。最终,经过法官的耐心劝说,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签订了调解协议。

  一天时间内,这起涉及特殊群体的法定继承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海兴法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在办理涉老人、涉未成年人案件时,既严守法律底线,又倾注人文关怀,用灵活的调解方式化解矛盾,让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温暖的司法实践,切实维护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