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人权益司法保障的工作要求,将司法为民宗旨与政策部署精准落地,切实守护留守老人合法权益,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10月29日,海伦法院东林、东风法庭联合开展关爱留守老人活动。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志宏带队,审管办副主任陈晨、东林法庭副庭长于涵、东风法庭副庭长周连涛共同参与,带着对农村留守老人的深切关怀,深入东林镇平安村,将司法温暖与政策红利精准送达基层“最后一公里”,用法治力量为乡村老人筑起温暖守护墙。
初冬的乡村晨光微熹,得知法院干警要来送政策、讲法律,平安村村委会院内早早便聚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留守老人。活动伊始,陈志宏结合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实际需求,向在场老人致以亲切问候。她表示,留守老人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既是社会共同责任,更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内容。此次东林、东风法庭联合开展活动,就是要打破政策与法律服务的“壁垒”,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懂政策、知法律、会维权,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力量。
活动现场,海伦法院摒弃“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化身“政策翻译官”,针对老人们最关心的养老保障、医疗救助、高龄补贴三大核心政策,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宣传单。干警们在村委会院内有序向留守老人们逐一分发,遇到视力不佳的老人,还会指着手册上的图文轻声讲解,确保每份宣传资料都送到老人手中、政策内容都传到老人心里。
普法讲座环节,于涵、周连涛、陈晨三人聚焦养老诈骗、电信诈骗、邻里纠纷等高频涉老法律问题,通过还原“保健品骗局”“虚假投资”“冒领养老金”等真实案例,剖析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传授“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口诀。同时,针对留守老人在土地流转、赡养抚养等方面的法律困惑,现场答疑解惑,引导老人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老人们听得格外认真,不时举手提问,原本严肃的普法课堂变成了热闹的“法治答疑会”。
此次联合活动的开展,让“纸上政策”真正转化为老人能享受到的实际福利,是海伦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传递司法温度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海伦法院将持续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法治需求,推动“送法下乡”“送政策上门”活动常态化、精准化开展。同时,将结合“综治中心”建设要求,加强与乡镇、村委会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司法保护长效机制,让司法关怀如春风化雨,切实守护好每一位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