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春佳节别具一格
没有“火树银花”的灿烂
没有“把酒言欢”的热闹
海伦法院家居外地的干警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
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日夜抗击在疫情一线
冒着严寒,坚守岗位
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为让他们享受到节日的温暖
海伦法院为就地过年的干警
包饺子,送温暖
融融浓情过大年
年味饺香暖人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的脚步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勤勉敬业的海伦法院人,也在工作之余谋划着春节的计划,回家过年,既是传统的习俗,也是美好心愿,2021年的这个春节,却很不同。为了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倡议,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17名外地干警没有返乡,毅然选择舍小家、顾大家,放弃回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留在海伦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2月9日(腊月二十八)上午,为缓解家在外地干警们的工作压力和思亲之情,进一步丰富法官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同时,能让“就地过年”干警们吃上年夜饭,解除后顾之忧,海伦法院党组提早安排、精心部署,组织政治部、综合办公室、工会共同开展一场年味儿十足的“迎新年包饺子,关爱外地干警”庆团圆活动,让外地的干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让他们感受到“法院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到市场采购食材
洗菜、拌馅、和面
一大早,政治部主任、工会主席尹文慧和负责管理后勤的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李志勇到市场上采购了新鲜的猪肉和蔬菜,采购回来后,8时左右,尹文慧组织大家在院里二楼大厅,将提前准备好的砧板、菜刀、擀面杖、盆等摆上面案齐动手,带上围裙和面的、撸起袖子擀皮的、紧张忙碌拌饺子馅的、热火朝天包饺子的,大家你追我赶忙的不亦乐乎,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党组书记、院长马亮拌饺子馅

海伦法院党组一班人正在为家住外地干警包年夜饺子

干警们一起忙活起来,热热闹闹亲手包饺子
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干警一起为“就地过年”的干警包饺子,有猪肉芹菜馅的,有角瓜馅的,大家互帮互教,不一会,帘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花纹各异、花样繁多的饺子,有的胖乎乎,有的苗条纤长,为了增加年味儿,干警还时不时地往饺子馅里面放糖块、钱币“佐料”,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前途无量。每一个饺子都饱含干警们的新春祝福,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愉快、蒸蒸日上。

一盒盒的饺子温暖干警的心田
窗外寒风凌冽,室内暖意融融。一盒盒的饺子温暖着每名法官干警的心,大家心里充满了无尽的喜悦。大厅里笑声不断、暖意浓浓,干警们包饺子、谈工作、聊家常、增感情,在温暖轻松的气氛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上午。欢声笑语中传递出浓浓的干警情谊,深情交流中体现出法院文化的融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大家齐心协力,愉快的劳动之后,到中午12点时,饺子装满了一盒盒,让家在外地干警们在大年三十除夕夜这一天,吃上一顿色香味俱全的热腾腾的饺子。
“包饺子”活动,增进了干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海伦法院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让干警们感受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对法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正在给家住内蒙古、佳木斯、黑河、绥化的干警配送饺子和年货
这些天你们辛苦了!这是党组和同志们为你们包的饺子。
下午1时,尹文慧等带着党组和海伦籍干警们的殷殷情意,把一盒盒包好的饺子和准备好的各种年货,分别送到不能返乡干警家中和值守小区防控卡点上,送去了浓浓的温情,并把院党组的叮嘱传达到每一位就地过年的干警:“你们选择就地过年为防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积极响应号召,亦是为爱坚守,法院也将积极保障你们各方面的生活需求,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解除你们的思乡之情,确保你们在海伦过一个难忘而温馨的春节”。
“今年大年三十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了,真的很感动,心里也特别温暖,感谢院党组的关心!”在卡点,值守干警朱如月对院党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感谢。
就地过年,也是为了花开之时,能够更好地陪伴。
“今年是我第一次没能回家过年,一开始得知消息时心情确实挺复杂的,毕竟出门时间久了还是会想家的,挂念家里的人。”祝海岩如是说。
即便如此,王雪洋交谈间也略显遗憾,她坦言,从出生到现在,每一年的春节都是和爸妈一起过,曾经还幻想过能自己过年多好,做啥事都没人管……“然而,今年真的离开爸妈过年了,心里却空落落的,仿佛丢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她说,虽不能回老家,但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与善意让她很感动。如今网络发达,爸妈几乎每天都可以跟她视频通话。


干警用微信形式向院党组表达感激之情
收到院里送来的年货“大礼”,干警们用微信表达对党组的感激之情:感谢组织上对我们的关心关爱,我们一定会告诉父母,告诉亲人,放心吧!我们在他乡挺好的!我们虽然不能享受到“小家庭”的幸福,却收获了“大家庭”的温暖。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吃饺子过大年……
谢谢每个过年不回家的“你”,为抗疫暂舍团圆,你们都了不起!